PEI-WEI,CHOU
Sep 17, 2022

逆流而生的自我覺察

從四月開始的這半年期間,因為待業的關係,一天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得更長了,我開始去剖析我在原生家庭裡所扮演的角色。每個人在自身的家庭裡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角色,有些人擅長傾聽家人的各種喜怒哀樂,有些人專門負責調停家庭衝突與紛爭,有些人更擅長突破既有的傳統思維,但這些角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狀態。在上大學以前,我是母親最知心的傾聽者,取代了父親在生活中的缺席,成為她的支柱與心靈寄託,也因此在比同齡孩子更早的時期,就開始發展同理心和洞察力,當然也在某些時刻變得過度的多愁善感。也許是因為大學外宿的關係,我發現離開了原生家庭的綑綁,很多肩上的負擔都變得輕一些,暫且逃離了母親在我身上尋求理解的期待,也離開了以愛的名義施予精神暴力的父親,那是我第一次感受自由,也開始我的角色變換。

大學五年畢業後搬回家裡至今已經又是五年過去,父親因為下滑的健康狀態,酗酒的頻率少了一些,母親也因為這五年我長時間不在家裡而改變了寄託的對象,然而我因為五年的暫離,將自己與家庭的距離放得遠一些,轉變成為旁觀者,現在的我是說公道話且負責理性分析的角色。然而事實上,理智的人總是不討喜,畢竟忠言總是逆耳,父親與我對談總是多三分客氣,而母親在多次向我尋求安慰與心靈上的理解碰壁後,也逐漸減少鼓起勇氣嘗試的次數了。雖然面臨這種轉變,我偶爾會對於自己無法提供家人和過去相同的支持而感到歉疚,卻也深深明白,這是唯一我能鞏固心靈不遭受更多、更深破壞的方法,我要保護好自己,才有餘力去照顧別人,而這些看起來彷彿一念之間的轉變,其實花了我十三歲到二十三歲的十年光陰。

父親大概是感嘆自己的健康不如從前,也惋惜著被自己磋跎掉的人生,近期偶爾感覺工作挫折或沮喪的時候,又開始舉起一杯一杯的黃湯,想把現實世界的辛苦拋諸腦後,在迷幻的世界裡借酒裝瘋地做平日裡不敢做的自己。這種時刻的再現,總是很輕易地把我帶回最低潮的時光,回想青少年的時期,每個人都在展現最美好又青春洋溢的自己,我卻總是想著逃跑,想著自己究竟該從父親帶給我的萬丈深淵裡逃跑,奔向如同儕一般光鮮亮麗的人生;還是要逃離不斷在我眼前展演的不屬於我的亮麗人生,才能不讓自己的處境顯得更加困乏。可是處在沒有任何謀生能力的人生階段,其實根本無從選擇。

這半年的日子裡,大概一個月會有一次,父親醉醺醺地回家,大聲嚷嚷嘲弄著他平日裡瞧不起的對象,批判著媽媽愛她的工作勝過所有一切,控訴我花時間進修卻不願意花時間和他問候幾句,要我妹妹趕緊嫁人,無所不用其極地展示著大男人主義的自我中心,以及身在大男人主義的守舊教育下,在他身上展露無遺的挫折感及自卑情結。這些劇碼和十五年前的都差不了太多,大部分都是舊事重提,無限地重複播放,唯一不同的只有我自己。十來歲的我,因為擔憂恐懼以及毫無謀生能力,會待在戰爭的第一線,希望能夠陪同母親度過困境,或是在必要的時刻,變成親情的殺手鐧,用眼淚感動天,撫平暴力留下的皺紋;但將近三十歲的我已經曉得,必要的時候,奮力地避開傷害是無妨的,有些心靈的刻痕比嗑破流膿的皮囊痊癒得更慢、更耗時,既然不是自己的做的選擇,就沒有一起承擔的必要,因為,我要保護好自己,才有餘力去照顧別人。

經過幾個晚上的沈思,也在社群媒體上看了幾篇文章,無論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持續在看不見的地方發生,有些人會選擇傾訴,但更多的人像我一樣,被灌輸家醜不外揚,以及向別人揭示傷口是示弱的表現,甚至會被貼上值得同情的標籤。身為暴力的受害者,我曉得最需要的往往是理解,在最低潮的狀態裡,若正在經歷的孤獨感能夠被理解,其實已經是最好的幫助了。所以在修復自身的過程裡面,我花了一些時間瀏覽心理學的文章、分析人性,試圖理解加害者的意識、被害者的需求,同時也擁抱我自己滿是瘡痍的身心靈,甚至必要的時候,我希望我能一眼辨認出受過傷或正在經歷傷害的人,提供我最極限的支持與瞭解。因為外在情況不見得能越來越好,但身而為人,我們能讓自己越來越好。

從我的父親每日酗酒轉變成一個月一次的發酒瘋,改變的過程其實是極度漫長又令人難耐煎熬,甚至會消磨人與人之間僅存的信任。建立在愛的基礎上,任何人都期盼愛人能夠健康快樂,因此會在回憶起美好記憶的時刻,輕易地就能再度產生信心和留戀,這是人類脆弱也堅強的原因,脆弱在於,痛苦來臨的時候,失落感會二次放大,甚至比初次破碎程度更劇烈;堅強在於,我們永遠都有好起來的機會,這是永遠值得相信的事情。三十歲的前夕,生活選擇再次讓我陷入一次次逆流,並不是因為我待業的日子過得太舒心,所以讓我體驗幸福有限且守恆的定律,只是要賦予我機會,檢視這些日子的成長,意識到我已經可以保護嚎啕大哭的內在小孩,即便受過傷的自己會永遠停在受過傷的年紀,但擁有謀生能力又能獨力照顧自己的現在,我已經有權利選擇逃跑,也有權利能解除發生在我身上看似難以解套的處境,並且在很多時刻,我保護了自己,也覺察了別人的傷痛,給予我的同理,甚至也擁抱了他們。

覺得凡事都好乏力的時候,想想,正因為前進的方向與傷害的位置相反,才能感覺吃力不討好,雖然逆流始終都不容易,但時光流過以後,也許回頭就能發現,自己正站在傷害到不了的地方,我們比早些時候,又更堅強一點。

PEI-WEI,CHOU

Now work for NPO/Introverts/interior designer/archi-lover/dedicator